变革性分子前沿科学中心

变革性分子前沿科学中心诚聘全球英才
发布时间:2021-07-14

上海交通大学变革性分子前沿科学中心是教育部批准设立,由上海交通大学负责建设运行,2020年7月12日正式成立的校直属研究机构。中心坐落于张江科学园,毗邻上海同步辐射光源,是上海“张江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重要组成部分。

中心以分子科学前沿领域交叉研究为特色,积极响应国家战略需求,增强自主原始创新核心竞争力,开展分子科学与转化研究国家重大科研项目和高水平国际合作,定位于成为具有国际“领跑者”地位和全球影响力的分子科学研究平台、顶尖人才汇聚的学术高地。

中心依托上海交通大学化学、化工两个“一流”学科,积极整合本校材料、 生命、医学等学科在变革性分子领域的研究优势,聚焦化学键的选择性活化、断裂、可控性重组和分子组装等“从0到1”核心科学问题,以变革性小分子、变革性大分子、变革性超分子和超快原位分子表征技术为研究主线,拓展小分子药物创制、功能大分子精准合成及细胞机器人三个研究方向,牵头承担我国生命、药物和材料领域的重大研究任务,探索跨一级学科交叉型人才培养新模式。

中心实行管理委员会领导下的首席科学家负责制。中心主任、首席科学家由丁奎岭院士担任,执行主任由周永丰教授担任。中心在科研组织模式上实行PI负责制,课题组长享有充分的自主权及良好的启动支持、待遇保障。在严格遴选的基础上,中心广纳全球英才,以一流平台助力其成为领域内顶尖科学家。目前,中心已初步建成一支由学术大师、杰出人才、优秀青年组成的高水平研究队伍并持续招募领域内资深学者及乐于接受挑战、有志于攀登科学高峰的青年英才。

14A53


招聘领域

1.超快原位表征技术

- 包括但不限于超快原位显微技术和超快原位谱学技术

- 聚焦于化学键断裂与生成的超快分析、分子及其组装体结构的原位表征

2.变革性小分子

- 创新药物合成

- 变革性高效催化体系

- 高通量有机合成及分子筛选

- 变革性化学反应机理探索及应用

3.变革性大分子

- 大分子精准可控合成的新理论和新方法

- 高性能、智能响应性大分子的制备及应用

- 生物大分子的结构解析、理论计算及功能探索

4.变革性超分子

- 仿生自组装行为研究及功能应用

- 细胞内自组装及基因电路、细胞机器人等领域的研究

- 变革性超分子材料的设计与功能应用


岗位要求

副研究员/副教授:

Tenure-track固定聘期岗位。申请人需有博士学位及博士毕业后不少于三年本领域研究工作经历,已独立取得相当的研究成果,充分展示出成为所在领域学术带头人的潜力,具备独立申请研究基金、主持研究项目、带领团队及指导博士研究生开展研究工作的资格和能力,达到世界一流大学助理教授或同类岗位学术水平。聘为副教授者需具备教学能力并按学校要求承担教学工作。


研究员/教授:

Tenure-track固定聘期岗位。在其研究领域已取得国内外同行公认的重要成果,在学界享有一定的知名度及学术影响力,主持重要科研项目并在经费申请方面具有足够的竞争力,在指导博士生、博士后及管理研究团队方面具有充足经验,达到本校正高级专业技术职务聘任资格。聘为教授者需具备本科生课程教学能力并按学校要求承担教学工作。


首席研究员/长聘教授:

Tenure体系长聘岗位。研究成果的独特性、原创性及重要价值获得国内外同行广泛认同,对学科知识体系的丰富与发展做出贡献,享有较大的国际知名度及学术影响力,能引领不同学科背景的研究者开展交叉合作研究,主持重要科研项目并具有持续获得经费支持的能力,在指导博士生、博士后及培养青年人才方面取得良好成果,达到本校首席研究员或长聘教授聘任要求。聘为长聘教授者需胜任本科生课程教学并按学校要求承担教学工作。


学术荣誉岗位:

对于学术领域内做出系统性、开创性突出贡献、取得杰出成就,达到学校学术荣誉体系特聘教授、讲席教授水准的顶尖人才,中心将按个人贡献与成就的具体情况向学校进行推荐。相关聘任要求及评审推荐程序按学校学术荣誉体系制度执行。


待遇与支持条件

副研究员/副教授

1、薪酬:不低于50万元

2、安家费:不低于100万元(入选国家及地方相关人才计划者按学校规定发放相关待遇)

3、科研启动经费:不低于380万元(入选国家级地方相关人才计划者按学校规定发放相关待遇)

4、提供过渡性人才公寓

5、为子女入园入学提供服务与协调


副研究员及副教授以上岗位按学校及中心相关规定提供待遇及支持条件。


申请方式

提供个人简历、推荐信、代表性论文、科研教学综述等材料,邮件发送至yingxiao.wu@sjtu.edu.cn

更多信息请访问中心网站(点击跳转)



,,变革性分子前沿科学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