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通过实地考察探究海洋经济、科技创新与地方发展的模式,深入学习舟山在宜居宜业、共同富裕道路上的探索与实践经验,理解领悟“新质生产力”与“乡村振兴”的时代主题,7月21日至25日,上海交通大学张江高等研究院暑期社会实践团赴浙江舟山开展联合暑期实践活动,实践团由来自张江高等研究院、海洋学院、化学化工学院、船舶海洋与建筑工程学院的师生代表组成,由思政教师李莉伟、李熠、马雪峰带队前往。
一、鱿跃沧溟,链通寰球——舟山制造彰显技术实力
7月21日,实践团参观舟山国家远洋渔业基地、森森智能产业园、长宏国际船舶修造有限公司、浙江舟山省级粮食储备库和粮食安全宣传教育基地、舟山华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通过深入了解物联网技术,高度自动化的核心生产区,船舶设计、钢板切割、分段合拢到精密设备安装、下水调试的全流程,粮情测控系统等产业先进技术。
师生们深切感受到,这不再是传统印象中的“制造”,而是“智造”。智能化的浪潮正深刻重塑着地方经济的筋骨,赋予产业升级前所未有的动能,让“舟山制造”迈向全球价值链更高端。
二、沙盘绘蓝,数智织港——产业智能创新带来强劲脉动
7月22日上午,实践团先后参观舟山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燃料油智能调度平台大数据指挥中心、浙江黎明智造股份有限公司。
在规划馆巨幅沙盘前,师生们跟随视频介绍俯瞰园区的舟山港综合保税区和舟山航空产业园两大发展平台,岸线、路网与功能区块一目了然,高精特新先进制造业集群逐步形成。
随后,实践团来到浙江黎明智造股份有限公司。在企业展厅,负责人展示了历代发动机制动系统的各个零部件,公差控制精度极高。在智能化生产车间,机械臂与自动运料小车有条不紊地工作着,生产与运送各个零部件,最终在正压洁净室内完成组装。机擎轰鸣,数据静默,师生们于精密制造与产业蓝海的交汇点,感受新质生产力在发动机内部的澎湃律动。
三、岛史为卷,渔风作歌——不忘来时路,展望新生活
7月22日下午,实践团步入位于舟山海洋文化艺术中心的舟山市城市展示馆。通过多感艺术序厅、城市立体数字沙盘、沉浸式悬浮影院等展项技术,师生们了解到舟山历史沿革和城市规划、建设与治理,对舟山高水平建设现代海洋城市的历史沿革、发展路径和取得的成就有了进一步认知。移步同一园区内的舟山市博物馆,这里既呈现了舟山群岛成岛过程、自然环境和资源蕴藏,也展示了舟山独特海洋文化背景下的民风民俗。师生们循着历史纵深,体悟一座海岛历经风雨沧桑,逐步发展成千岛新区的漫长路程。
7月22日下午第二站,实践团来到舟山临城街道如心社区,走进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综合文化服务中心。科普互动屏、文化活动区域、居民风采展示依次排布,串起社区全龄友好服务链。一间中心、一块大屏,浓缩了技术如何让“人”与“城”在最小单元里彼此成就。
四、海味红港,耕海图强——牢记初心,弘扬红色创业精神
7月23日,联合实践团先后参观调研舟山国际水产城、蚂蚁岛、黄杨尖村。
舟山国际水产城宣扬着“组织推动、群众参与、全域协同”的党群建设理念。在海味的醇厚里,藏着舟山人靠海吃海的烟火智慧。
蚂蚁岛作为全国第一个人民公社诞生地,红色印记藏在街巷里。实践团调研岛上三八海塘、村史陈列室、人民公社旧址等地,在教学点体验了摇橹、织渔网、搓草绳,这些手艺是渔民们祖辈传下的生存智慧,也弘扬着老一辈创造的“艰苦创业,敢啃骨头,勇争一流”的蚂蚁岛精神,体现了海洋经济发展的红色精神,是中国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缩影,是中国人民伟大创造精神、奋斗精神、团结精神、梦想精神见诸于实践的海岛典范。这些不褪色的红色精神,照亮了蚂蚁岛“艰苦奋斗”的来路,第一代女船长用舟山方言为实践团师生讲述一堂生动的党课,提到她当年冲破“女人不能上船”的旧观念,带着姐妹们驾船出海的模样。朴实的话语里,是勇气,更是传承,让人动容。艰苦奋斗精神永不过时,薪火相传迸发前进伟力。
展茅街道黄杨尖村以“强城、兴村、融合”为核心理念,围绕黄杨尖村形成“一核聚力、双轴并行”的格局,带动周边七个村落协同发展,正着力打造城乡融合的流动生态。“匠心筑梦,乡创未来”的标语立在路旁,恰是这片土地如今的生动注脚。
五、学史砺行,探海寻新——学史砺行,探海寻新
7月24日,实践团前往中科院宁波材料所、中国台风博物馆、中国灯塔博物馆、舟山海洋渔业博物馆参观调研。在中科院宁波材料所内,通过深入了解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让人感受到科研的力量,对其未来充满期待。
在中国台风博物馆中,借助 VR 及多媒体设备还原台风真实场景,呈现最新台风科研成果,让实践团身临其境感受台风,了解其形成、发展原理、破坏力及防御手段等科普知识 。
中国灯塔博物馆内陈列的历史文物展品,生动述说灯塔发展历程。
舟山海洋渔业博物馆运用海洋生物剥制标本、大型生物骨骼、鱼类浸制标本以及各种类贝、藻类,编织出五彩缤纷的海洋世界,展示了丰富的海洋资源。
六、知行合一,交流创新——重点高校来舟实践活动座谈交流
7月24日晚上,实践团师生与来舟实践调研的各重点高校同学共同参加了由中共舟山市委组织部举办,主题为“逐浪前行,扬帆起航”的座谈交流会。此次座谈会在舟山市人才之家举行,邀请了舟山市委相关单位领导、各重点高校校友,与同学们围绕舟山的发展情况及选调生招引培养、人才政策等热点议题进行了深入交流。
通过此次座谈会,实践团师生不仅对舟山的发展蓝图有了清晰的勾勒,更对选调生在这片土地上的成长路径与价值实现有了深刻的理解。前辈们的分享如同明灯实践团看到了将个人理想融入地方发展的无限可能,也为实践团未来的职业选择提供了极具价值的参考,更在心中埋下了关注舟山、投身基层的种子。
七、艺绘渔村,共富新景——生活记忆与艺术想象
7 月 26 日,实践团的考察行程来到最后一站 —— 新建村。这个位于干览镇的村落,借由 “千村示范、万村整治” 工程实现了华丽蜕变,不仅获评全国文明村等多项荣誉,其境内的南洞艺谷更是成为 4A 级景区,吸引着众多游客前来。
村内的乡村艺术馆,是舟山首个村级海岛美术馆,意义非凡。馆内精心设置了渔民画等多个展区,每一幅画作都承载着渔民的生活记忆与艺术想象,充满了浓郁的乡土风情和海洋文化特色。
联合实践团暑期舟山行,行程紧凑、收获丰盈。舟山市政府以“人才是第一资源”的热情相迎,盼同学们因考察而倾心、因倾心而扎根。多学科同学从生态、岛屿、经济、科技、贸易、人文等维度,立体感知舟山在“八八战略”指引下的向海图强:产业由单到多元,城市由海防小城蝶变为海上花园,生活由总体小康迈向全面小康,新质生产力贯穿全程。实践团师生边调研边研讨,既拓宽了就业视野,更体悟到把个人理想融入国家海洋强国、共同富裕与民族复兴大业的青春担当。璀璨舟山,一周难忘!